俄羅斯:爆炸案突顯媒體失衡

Domodedovo International Airport

莫斯科國際機場,照片來自Flickr用戶swperman

在近期緊急情況中,新媒體均成為第一手資訊重要來源,雖然情況在莫斯科機場爆炸案中並無太大差異,但新媒體的功能卻因種種操弄而受阻。

對大眾媒體報導不滿

歷經2010年莫斯科地鐵爆炸案,以及最近的莫斯科機場爆炸案,俄羅斯媒體表現令人懷疑,是否真能在此類事件提供妥善報導,2010年3月,部落客不滿多數電視頻道照常播放娛樂節目,而未即時插播最新消息;此次機場爆炸案亦然。

Netdogg表示,俄國具水準的新聞已經消失,由各種公關宣傳取而代之;知名部落客Alexey Navalny認為,此事象徵傳統媒體的句點:

我們正在見證電視與傳統媒體的最後一口氣,它們不再是急難時刻第一手資訊的來源,通訊社、電台與電視都引述Twitter網站上的消息,去年地鐵爆炸案時,我第一次有此想法,如今已很明顯,事件發生後一個半小時之內,我們只能仰賴Twitter。

一如全球之聲俄語回聲計畫編輯Alexey Sidorenko所述,Twitter及其他社會媒體平台提供大量第一手資訊、照片及影片,之後傳統媒體紛紛轉載及播出;Rokoto詳細分析媒體在機場爆炸案的報導內容,表示透過Twitter,民眾能和總統同一時間得知消息;新聞入口網站Slon進行比較分析後指出,「電視頻道在事件發生後一個半小時慘敗,人們都是在網路上找到資訊、照片及影片」。

但要衡量社會媒體所扮演的角色,不應只觀察對傳統媒體的衝擊,也要瞭解對傳統媒體報導內容有何影響。

計程車司機案例

莫斯科機場爆炸案發生後,社會媒體上廣為流傳一則消息,指控計程車司機趁機調高機場前往莫斯科的車資,此事不僅引發部落格圈眾怒,也有許多人積極回應,人們使用#dmdhelp及#freetaxi兩項標籤,安排乘客載運協助,也列出願意免費讓人搭便車的社會媒體用戶電話號碼。

這則傳言一出,幾分鐘便有人拿出反證,但不敵廣大民怨,淹沒在部落客對計程車司機的憤怒之中。

幾小時後,知名部落客Rustem Adagamov在「公民團結」一文中,轉載路透社的照片,畫面中有三名年輕女性手持自製標語寫著「免費便車到地鐵站」,但其他部落客指出,這些女性其實是社運份子,而且是來自名聲不佳的親政府青年組織「Nashi」;另一位知名部落客Anton Nossik宣稱,協助旅客只是另一種宣傳花招,有些人士企圖藉由緊急情況達到政治目的;Rustem Adagamov則回應,在俄羅斯,政治團體只要有任何集體行動,人們就會指控背後有政治目的,但卻忽略若能真正幫助他人,這些行動都很寶貴,其他人亦表示,「Nashi」不是唯一提供協助的組織。

但計程車司機究竟有沒有哄抬價格,情況依然不明,一名司機將電話號碼公布網路上後前往機場,他表示自己接到的電話裡,若非來自新聞記者,便是語帶威脅;Ilya Varlamov前往機場後證實,最高車資和平常的100美元相同,而且他指出,「往來機場與莫斯科的電車營運單位Aeroexpress也幾乎立刻宣布,讓乘客免費搭乘」。

自由派雜誌《The New Times》副編輯Ilya Barabanov認為,「計程車司機事件」根本只是政治操弄結果

民眾不滿警方及安全機構未能阻止恐怖攻擊,有人企圖將這些怒氣轉移至計程車司機身上,這有可能成功,在Twitter網站上指稱漲價的帳號,都來自「Nashi」成員及社會媒體宣傳公關。

他承認無法找到明確的第一手證據,能夠佐證自己的言論,不過他說明為何這種手段很容易成功,或單一案件很容易遭到渲染:

新聞記者企圖從社群網站盡快獲得最多資訊,由於時間匆促,他們沒有時間查證。

傳統媒體與社會媒體失衡

至今沒有證據顯示,計程車漲價傳聞是否為政治操作結果,這個現象或許也反映出新媒體的本質,新媒體效應之所以龐大,是因為主流媒體編輯決策 (減少報導幅度),再加上政府資訊傳播政策(限制媒體拍攝攻擊現場),導致出現資訊真空;另一方面,社會媒體因為充滿個人色彩,故常會誇大其詞,也很容易 散播謠言及未經證實的資訊。

Zyalt認為

人人都在討論Twitter如何取代傳統大眾媒體,但其實不會取代,[…]大眾媒體不能播放可議的資訊,故內容不會像部落格或Twitter般生動,故許多人誤以為大眾媒體不說實話,或是以為大家都在Twitter吐實,大眾媒體卻壓制某些事實。

機場爆炸案報導不僅突顯出問題,也提供了解答,首先,社會媒體擁有某些程度的自覺,不只是報導事件,也同時討論事件;此外,Varlamov等部落客也試圖從現場發掘更多第一手資訊。

但是光靠社會媒體自我責信,不足以長久成為新聞來源,Anton Nossik強調,還得搭配傳統媒體支持:

無論是今天或十年後,我們都不會單從Twitter網站獲取資訊,大眾媒體將會自社群網站取得新聞,再向我們報導,這是為何他們稱做大眾媒體,Twitter及Facebook仍是傳統媒體的原始素材。

俄國傳統媒體無法勝任資訊平衡的功能,儘管在急難時刻,民眾更需要資訊,電視等俄國媒體仍刻意壓低自己的能力,企圖減少恐怖攻擊對人民造成的心理衝擊。許多官員主張,媒體不應「報導攻擊事件為恐怖份子宣傳」,許多觀眾亦有同感,但減少報導其實會造成反效果,進而出現資訊真空,也讓網路謠言有更多散播空間,導致人們更恐慌、更激動。

此外,政府阻擋傳統媒體記者進入事發現場,故許多影像畫面都得取材自網路與一般民眾。

政府也和傳統媒體一樣,未想辦法避免資訊真空,俄國總統及許多官員都是Twitter用戶,理論上在危急時刻,可靠資訊格外重要,政府應運用這些管道傳遞訊息給人民,只要是官方透過Twitter發出任何資訊,肯定會有無數人轉載,讓消息能夠更平衡、更確切。

相較於所有官員都忽視Twitter這項資訊通路,知名的假總統帳戶@KermlinRussia成為唯一「官方」來源,爆炸案發生後幾分鐘,該帳號使用者便不再嘲諷時事,開始提供真實、經驗證的所需資訊。

除了新媒體、舊媒體、政府,社會是影響上述媒體效應的第四項因素,angry-ksen很激動地形容,他在莫斯科的多數朋友都對爆炸案漠不關心:

今天莫斯科發生「另一起恐怖攻擊事件」,這甚至不算是新聞,也稱不上是新聞,好像和冬季飄雪、夏季沒熱水、無軌電車誤點、收銀員 無禮一樣尋常,因為已是常態,失去了新鮮感。有爆炸案?那又怎樣?廚房裡開水滾了,我該因為爆炸案就不喝茶嗎?[…]不少人建議我今天別看新聞,以免 打壞了心情,他們還說自己都不看新聞,所以心情總是很好,[…]今天在機場爆炸案喪命的人數,遠不如在莫斯科街上的行屍走肉。

Anton Nossik的結論倒是相對樂觀:

俄國電視台不是因記者晚了兩小時抵達機場而死,死因是電視台企圖決定觀眾該看什麼,是新聞、肥皂劇、或愛開黃腔的脫口秀,在2011年,這項決定掌控在觀眾手中。

校對:Soup

1 則留言

參與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