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資通訊科技有成功機會?

全球之聲2009年12月的報導「昨日錯誤、明日智慧」中,作者Aparna Ray指出,許多科技促進發展的計畫總是「虎頭蛇尾」;《金融時報》近期報導表示,世界銀行曾撥款數百萬美元,打算在蘇丹南部首府Juba提供電腦及網路使用,最終也不了了之。

世界銀行在蘇丹的計畫負責人Laurence Clarke在報導中受訪,他認為失敗之因並非缺乏設備或支持,而是缺乏意志:

世界銀行蘇丹南部計畫負責人Laurence Clarke說明,這筆經費用來添購電腦、軟體及設備,讓殘破的南部首府Juba建立衛星連線,但他說,「各種問題一一浮現」…

「有些部會首長顯然覺得自己年紀太大,不適合再學電腦,故毫無熱情」,他表示,有時候甚至較年輕的幕僚也不知道如何登入,「所以系統只能放在那裡無用」。

近期因為非洲手機網路快速普及,故人們很有興趣運用這些科技做各種用途,如行銷電子商務追蹤穀物病蟲害提醒愛滋病及結核病患者服藥等,但蘇丹南部案例讓人不禁想問,這股關於資通訊科技的熱潮是否合理?參與相關領域工作者如何確保努力不會白費?

身為「科技透明網絡」研究員,我特別想瞭解資通訊科技如何幫助民眾參與國家治理,以及如何鼓勵政府保持透明及負責,David Sasaki近期分析前八項案例研究即認為,許多計畫都成使用科技促進資訊透明,但就Juba地區情況而言,科技並不會讓治理品質自動提升。

蘇丹部落客兼全球之聲作者Drima指出,光是網路與手機還不夠,他在一封電子郵件裡寫道:「資通訊科技終歸只是科技,效果大小取決於使用者能否善用科技達成正面目標」。

他另表示,若科技要產生影響力,除了要有捐助者支持,還需要從內部改變:

就態度和目標而言,蘇丹南部地區仍有待努力,我們在決定投入「銀彈」推動資通訊科技之前,還得先處理許多問題,首先是領導人貪腐及負面的部落制度。

由於蘇丹將於四月舉辦選舉,科技有機會扮演重要角色,除了幫助民眾參與,也監督政治程序,雙語網站Sudan Votes由德國機構Media in Cooperation and Transition、蘇丹組織Teeba Press與Association of Inter-Media贊助成立,希望「增進媒體對選舉報導品質」,以及「跨越語言溝通及瞭解障礙」,網站文章內容遍及政治、醫療、文化,還有「蘇丹選舉問卷」單元,協助民眾更加認識各政黨。

Sudan Votes

Sudan Votes

Sudan Vote Monitor由「蘇丹政策研究院」製作,計畫使用Ushahidi平台,讓民眾能監督及通報選舉情況。

Sudan Vote Monitor

Sudan Vote Monitor

在這場選舉裡,「許多民眾並不熟悉基本選舉程序、反對多黨制競爭,也懷疑選舉是否會公正」,這些計畫也許會發揮關鍵角色,教育民眾與記錄選舉程序內的可能問題,但若要成功,就必須找到一種方式,讓民眾相信這些計畫有用。

Sudan Votes及Sudan Vote Monitor兩者似乎都有許多蘇丹本地人士參與,故或許有機會成功,不會重蹈世界銀行失敗經驗,隨著選舉日近,筆者將密切留意這些計畫發展情況,蘇丹民 眾是否會忽視網站,對使用網站興趣缺缺?或他們能將科技真正轉化為民眾真正參與的經驗?

校對:Portnoy

1 則留言

參與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