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伊斯蘭教論辯

2月26日,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Sofia)的「紅樓」文化論辯中心舉辦活動,主題為「將伊斯蘭教視為威脅又成流行?」,大約有40人與會,講者包括土耳其大馬士革大學心理學家Saleh Breh、伊斯蘭教專家Vladimir Chukov、電影系學生Nidal Hlayf等。

保加利亞全國人口約800萬,其中約100萬為穆斯林,許多人對伊斯蘭教並不陌生,因為穆斯林人口已在此生根數百年,但政黨卻在基督教及穆斯林之間製造問題,近年來民族主義日益強烈與激進,有些人主張伊斯蘭教很危險,故這場論辯對社會格外重要,討論伊斯蘭教是否會對歐洲造成威脅。民族主義政黨「保加利亞民族運動黨」成員亦出席,該黨主張伊斯蘭教很危險,且代表土耳其利益(Vladimir Chukov對「保加利亞種族模型」的文章請見此)。

Muslims and American Cinema部落格張貼記錄這場活動的文章,該部落格由電影研究博士生Hlayf Nidal經營,收集許多電影裡對穆斯林的刻板印象,以下節錄文章內容:

[…]與會者以保加利亞民眾為主,有些較年長,也有許多年輕人,[…]

Chukov教授指出兩種主要移民模式:英式觀點較開放,法式觀點對少數族群限制較多,[…]令人意外的是,丹麥似乎已允許伊斯蘭政黨成立(相關文章請見此。[…])

Ruslan Trad(全球之聲本文作者)以投影片介紹阿拉伯及伊斯蘭世界的部落格,其中包括許多資訊,例如不准報導埃及異議人士遭迫害(相關內容請見此)、部落客遭囚禁(例如Free KareemFree Bashir El Hazem等聲援行動),[…]中東女性以部落格爭取更多權利(如www.feministcollective.com),希望讓大眾瞭解,伊斯蘭世界並非性質單一的群體,也關心區域及世界動態,尤其是與年輕人有關的事。[…]

Nidal Hlayf提及電影裡的刻板印象,[…]伊斯蘭世界與西方的概念根深蒂固,很難打破既有觀念。[…]也論及為何阿拉伯人與穆斯林的形象如此固定, […]第一,因為在軍事與文化上,過往伊斯蘭教與西方衝突的痛苦記憶猶新;第二,因為美國承繼歐洲開墾者的東方主義想像;第三,自19世紀末以來,美 國傳教士活動在伊斯蘭世界增加。

大馬士革大學教授Saleh Brik提到因為無知,故難以接受「其他宗教」(例如瑞士禁止興建伊斯蘭教尖塔),[…]尖塔對伊斯蘭教並非最重要的部分,也不是穆斯林族群在意的主要問題。

中東語言與文化中心的阿拉伯語學者Maya Tsenova指出,「人因無知而恐懼」,「西方在接觸伊斯蘭教之前,便已排斥穆斯林」,一句阿拉伯格言曾說過:無知者是自身與他人之敵。

筆者部落格上對於這場活動也有些留言回應,一位讀者提及其他巴爾幹半島國家的伊斯蘭主義及恐怖主義:

除了我國,別忘了還有波士尼亞與科索沃,他們都是保加利亞可參考的前例。

科索沃情況對保加利亞很重要,因為許多人擔心,科索沃所發生情況也可能在保加利亞重演。

校對:Soup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