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與中東青年領袖對話

11月16日至18日,瑞典研究院的「青年領袖訪問計畫」於巴黎召開會議,共有26位來自埃及、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突尼西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與瑞典的意見領袖前來,為這場共三星期的工作坊畫下句點,也希望促進瑞典、中東與北非地區的對話。

全球之聲法文版成員也出席會議,以下為與會者在會議前後的部分感受,網路上還有照片影片及加上#YLVP標籤的Twitter訊息。

現居斯德哥爾摩的約旦記者兼媒體研究者Rami AbdelrahmanRami's Wall部落格上傳多段影片,回憶這項計畫的成果:

另一位約旦部落客Mohammad Azraq也參加本次會議,先前八月時,便曾在全球之聲報導在瑞典舉行的前半活動,主題大多圍繞在領導力、團隊合作與社會媒體工具訓練。

除了來自阿拉伯世界的與會者之外,還有五位瑞典記者出席,Alexandra Sandels在黎巴嫩新聞網站Menassat上,報導參與者分成多個小組,要發想出運用社會媒體的創新計畫,構想包括中東另類音樂家入口網站、網路塗鴉網絡、阿拉伯世界人權組織網路志工招募平台等。

會議討論:歐洲、中東與北非地區,串連與否?

全球之聲法文版成員參與計畫閉幕討論,主題為「歐洲、中東與北非地區,串連與否?」,主辦者為計畫專案經理Javeria Rizvi Kabani及瑞典研究院巴黎主任Mikael Jönsson,實況除網路直播外,也儲存bambuser.com,討論主持人則為瑞典公共電台的Alice Petrén。

- Ozan Sunar為瑞典Re-Orient節創辦人,於六歲時自土耳其移居瑞典,他表示:「我們其實緊密串連,不只是出於好奇,更因為恐懼。」

- Jan Henninsson為瑞典外交部中東與北非部門資深顧問,他在Twitter上寫道(帳號ahmal):「一定有解決方法!這是個沙烏地阿拉伯與瑞典詩人的動人故事,身為詩人與作家,我感到嘆為觀止。」

- Claire Ulrich全球之聲法文版編輯,在會議中介紹全球之聲的使命,即為整理並譯介全球部落客的看法,主題不只是新聞或衝突,也與日常生活有關,例如中東地區對杯子蛋糕的怒火,或是埃及的知名人士謀殺案,全球之聲法文版尤其翻譯許多中東與北非地區消息,例如2009年9月及10月,法文版共翻譯中東及北非消息逾百則。

Image-3.png

全球之聲法文版在兩個月翻譯逾百則中東及北非地區消息

- Lucas Welsh為Soliya.net負責人,他說明這個非營利組織如何研發媒體與溝通工具及技能,讓世界各地學生能分享及傳遞觀點。

與會者讓討論最終焦點轉向身分與認同,一名瑞典裔的巴勒斯坦記者問道,西方人士在人道外表之下,是否接納穆斯林同胞的文化?討論結果與建議對歐盟政治人物肯定大有助益;第二場次討論主題則為:「未來領袖如何抓住新科技帶來的機會,創造更開放、相互串連與平等的世界」。

校對:Soup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