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金融:深入銀行未開發地帶

未來幾年因為行動金融服務發展,將有無數低收入、無銀行帳戶的民眾受惠,許多人已透過手機繳費或匯款回國,甚至在虛擬銀行中儲蓄,根據「貧民協助顧問團」(CGAP)及「GSM協會」(GSMA)的近期研究,至2012年時,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無銀行帳戶的手機用戶預計將成長至17億人。

非洲與亞洲市場已有多個成功經驗,亦有許多廠商不斷推廣、仿效或推出類似服務,不過在許多地區,包括銀行業與法規單位強烈反對,也造成發展趨緩,例如印度儲備銀行反對無銀行帳戶式的行動金融服務,指稱將難以規範銀行體系之外的信貸機制;印度內政部亦關心濫用及其他安全隱憂。

雖然外界認為這些阻力對行動金融服務發展影響有限,不過仍有些科技、物流及安全阻礙必須解決,才能讓另類金融服務對貧民更為有利。「貧民協助顧問團」在今年二月的另一項研究中,分析全球成長最快的兩項貧民行動金融網絡,一是肯亞的M-PESA,一是菲律賓的GCash,反映出兩套系統雖成長飛快,但要尋求獲利仍有困難,也不易穩定付款給仰賴交易手續費維生的小商家。

肯亞的M-PESA

談到無銀行帳戶的行動金融服務成功案例中,最常見者莫過於Safaricom公司在肯亞推出的M-PESA系統。

自2007年推出以來,M-PESA影響諸多東非民眾生活,其中很大一群人過去均在傳統金融體系之外,截至2009年3月,M-PESA在肯亞已有680萬登記用戶,且數字每日持續成長。

以下影片中,Paul LieshmanSeema Desai訪問肯亞計程車司機與M-PESA用戶John,瞭解他使用這項服務的經驗,以及生活受到什麼影響。

M-PESA的「早期用戶」多為移工,需要透過既經濟又可靠的途徑,將所得「送回家中」,不過這種服務的益處很快吸引其他使用者,這些民眾過去都不受傳統金融體系重視;相較於傳統金融服務無法吸納這些民眾,這種創新金融服務相當便利、簡單且平價。

為無銀行帳戶者開拓未來機會

CGAP與GSMA的行動金融市場規模研究以菲律賓為例,探究這些無銀行帳戶民眾的各種需求,其中指出

使用行動金融者的需求各異,不同於一般普遍認知所想像,三分之一的行動金融用戶完全未使用匯款功能,且許多人使用次數相當頻繁,每個月超過四次,此外,逾 半數交易項目皆非匯款或收款,而是購買通話點數或店內無現金交易;更令人意外的是,12%的低收入行動金融用戶並未擁有手機,這是另一個值得探索與開發的 市場。

服務供應商應開發除匯款或購買通話點數以外的服務,儲蓄功能也有很大需求,調查問及低收入用戶希望嘗試哪些行動金融功能時,65%的受訪者均提到儲蓄,這些行動金融用戶中,約有一成平均儲存31美元在行動帳戶中,相當於家戶儲蓄的25%。

Mark Pickens、David Porteous及Sarah Rotman在2009年10月發表報告「2020年無分行金融市場」,認為未來將影響無分行金融市場的因素包括人口結構改變、社運人士入主政府、安全考量、網路瀏覽能力、全球金融危機等,依據報告內容,電子零售付款機制為重要基礎建設目標,但僅此仍不足以消弭貧窮。

MobileActive.org這個公民媒體追蹤相關領域發展,網站創辦人兼編輯Katrin Verclas認為,若要以行動金融機制真正幫助到最貧困的貧民,社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她在2008年一篇部落格文章寫道:

目前行動金融交易共有兩種功能觸及最貧困的貧民:一,微型信貸,運用行動金融服務即時貸款及還款;二,捐款國及人道組織以行動金融裝置提供現金,幫助饑荒或戰後地區。

在許多開發中及中層所得國家內,行動金融服務前景確實明亮,但仍未真正幫助到最貧困的貧民,世界銀行InfoDev及英國發展局DFID的近期研究都顯示,現有行動金融服務尚未發揮「翻天覆地」的功能…

對於「無銀行帳戶的行動金融服務」未來能否成功,Katrin Verclas覺得:

總而言之,無論是消費者應用情況,或是阻礙市場發展的複雜及模糊規範,都需要審慎嚴密的策略與環境,才能讓行動金融得以茁壯。

校對:Soup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