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反人口販運行動

人口販運在美國常未受社會重視,因為受害者並不常出現在公眾面前,他們常在脅迫之下從事各種非法工作,例如血汗工廠勞工、賣淫等,這些受害者通常未成年,由犯罪集團運進美國。

即刻終止兒童販運」(Stop Child Trafficking Now)組織估計,每年超過250萬名孩童被迫賣入性產業,其中多數為女孩,受害年齡最低可能只有四至五歲,通常都是在住家遭綁架後,從此失去音訊,人權團體除了努力教育民眾、盡力對抗美國人口販運問題,亦協助販運過程中的受害者。

Photo of solidarity protest in Los Angeles by aclu.socal and u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洛杉磯地區抗議照片來自Flickr用戶aclu.socal,依據創用CC授權使用

反人口販運份子Amanda Kloer在名為「誰竊走黑人小女孩?」的近期文章中,提及美國非裔社區的兒童綁架現象

美國各地每年約有80萬名兒童失蹤,其中33%為非裔人士,紐約市去年半數失蹤兒童為黑人、60%為女童,他們可不是17歲半的未成年孩子,多數失蹤女童介於13歲至15歲之間,其他非裔美人人口多的都會區也有許多黑人女孩遭到綁架或擄走,例如亞特蘭大、華盛頓特區、芝加哥、洛杉 磯等,這些女孩下落何處?難不成都消失在空氣中嗎?

他們其實落入皮條客的口袋裡,這些女孩最後成為性產業人口販運的受害者,有些人在街道上遇到皮條客,受騙或被迫成為阻街女郎,也 有人淪為脫衣舞女郎或色情片演員,也有人成為Craiglist的廣告、伴遊網站及出現在網路其他角落。這些受害者就像在泰國妓院裡的越南女子,或是困在 美國德州的瓜地馬拉女孩。

美國國務院大使Luis C deBaca建立「人口販運監督及打擊」部落格,其中提到美國年輕人所面臨的危險,他最近開始訓練教師等需要與孩童接觸的專業人士:

所有與年輕人往來的人員,都應該要瞭解學生所面對的威脅,科技逐漸成為人口販運工具,網路論壇不再只是用來交換公寓或家具,也用 來安排召妓,加害人使用聊天室、留言板與專業網站,取得如何找到年輕受害者的資訊,其中最脆弱者多為逃離破碎家庭的女孩,她們容易在皮條客假意的關愛及安 全感誘惑下受騙,卻被推入殘酷與暴力的世界。

大使也在部落格中列出許多國際機構名單,可接受人們通報人口販運疑似案件,轉呈給全球相關政府與非政府組織處理。

為提高公民意識,部分民眾希望採取立法途徑,例如記錄片導演Tara Hurley深入瞭解美國羅德島州情況,她也建議如何讓相關法律更具效力

我支持這項法案,我希望Perry參議員的法案能獲得參眾兩院的支持,法案最重要部分是訓練功能,若警方未經適當訓練,如何能發現受害者?我們必須制定處理受害者的標準,把受害者當成受害者對待,他們不是罪犯。

她也不贊成某些媒體的作為,不應該使用某些詞彙,並提到最近一位16歲受害者的故事

我不明白為何媒體從不使用「人口販運」一詞?多年以來,媒體都說因為亞洲按摩院的人口販運現象,必須改變娼妓法;現在他們發現一個真的人口販運受害者時,為何口吻都彷彿這女孩是逃家少女?

全國各地都有許多社區及草根團體,運用公民媒體促進民眾的相關意識,「華府防堵兒童販運遊行」主辦單位表示,這將是華府史上最大反人口販運活動,在德州奧斯汀(Austin)的相同活動則透過Twitter,邀請民眾加入這趟全長五公里的遊行。

華府反人口販運份子Tina Frundt從個人角度切入,分享過往自己曾為販運受害者的經歷,這段經驗讓她建立草根組織「Courtney's House」,協助年輕人脫離人口販運網絡。

校對:Portnoy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