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瑞典博客眼中的伊朗

譯註:因為原文對照片說明只簡短摘錄原作者部落格的文章,為便於讀者理解,我在翻譯時也加入了原作部落格的說明,所以本篇的譯文與英文原文有些許不同

瑞典部落客Jonathan Lundqvist幾個月前造訪伊朗,並在Global Voices 的專訪中分享了他的經驗。Jonathan 在他的部落格發表了許多關於伊朗出版品審查日常生活、傳統和現代性的照片。同時他也不忘了展現伊朗之美。這裡的七張照片勝過了千言萬語:

swedish2.jpg

swedish1.jpg

前二張照片展示了伊朗出版品審查的一瞥。Jonathan說Nashravaran是主管所有國外進口印刷出版品審查的機構。Nashravaran 也會操審查雜誌之後,於不適當的內容上貼上標籤。很令人驚訝的是有人的工作是整天坐在那兒,拿著一隻大大的簽字筆把不適當的內容遮掩起來。

第三張照片,是伊朗的情侶得跑到很遠的地方約會,才能保有隱私。

swdeish3.jpg

伊朗約會的型態。男孩和女孩坐在蜿蜒的河邊,享受他們不受干擾的談話時間。山裡像隱秘的天堂一樣,有時候你甚至可以看到不穿戴頭巾的女孩!

第四張照片,展示了當西方品牌遇上東方服裝時,會變得如何。

swedish4.jpg

Jonathan解釋道:「我看到這位在北德黑蘭一家運動服裝店工作的女孩。她頭巾上的品牌標誌,激起了我的好奇」。PUMA並未生產頭巾,但要求員工必須穿載頭巾作為制服的一部份。

(譯者補充自原作部落格上的一段說明:) 員工身為自己品牌的最佳代言人,這個女孩和另一個朋友自己把品牌的標誌繡在頭巾上。很明顯的是這張照片展示了波斯和西方衝擊 (波斯語 Gharbzadegi Weststruckness) 競爭文化間的二元性。金髮,有一點過份的化粧,以及西方品牌的標誌,明顯可見地出現在要求女性端莊的宗教象徵上。對全球化來說,這意謂著什麼?

最後四張照片分別展示電子商場、德黑蘭的一個美麗公園 (譯註: Park-e Laleh 是一個位於市中心的美麗公園,距離德黑蘭大學不遠,公園的中央有個湖,遠處的山清晰可見)、攝於伊斯法罕,令人讚嘆的橋 (譯註: Esfahan,伊朗的第三大城市,這座很壯觀的Sio-Se-Pol橋建於1602年,比五月花號駛往新大陸建立另一個帝國早了二十年,長300公尺,有33個拱形)、以及有著波斯書道(譯註:Persian calligraphy)作為裝飾的清真寺窗戶。

swedish5.jpg

swedish6.jpg

swedish7.jpg

swedish.jpg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