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法国嘉年华不欢迎观光客?

法国敦克尔克一群戴面具的嘉年华狂欢者,在影片中喊着:“我们不欢迎观光客”,谴责年复一年前来参加观光客们,未做好狂欢的准备,便前来参加嘉年华。

敦克尔克举办的嘉年华会是欧洲地区属于最盛大的庆典之一,其参加人数最多与庆典期间最长(整整三个月)。当地观光局的纪录显示,在节庆最高峰时,吸引了近千名的旅客入住,那最热闹的三天时期被称做三日狂欢(les Trois Joyeuses)。而其他大部分的观光客,则是住宿在友人家中,其中许多人是经当地人的介绍,来参加了敦克尔克嘉年华,且每年还会回锅参加。

Carnavaleux dans la Bande de Dunkerque

敦克尔克队伍的嘉年华参加者。照片提供: Emmanuelle Leroy Cerquiera

这部影片是在2013年2月10日时敦克尔克嘉年华期间所摄,在脸书上被转载超过千则。根据网友的评论表示:“比起那些观光客,更讨人厌的是那些没有做好准备就来参加,尤其是那些不尊重礼节、禁律和习俗的人。”

站在另一方立场的网友之一Jules Verge则解释:

如 果没有观光客,敦克尔克嘉年华就不会今天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敦克尔克嘉年华会因此停办或消失,毕竟长期以来,他的确拥有一群美好又忠实参与者。然而,请 对我们观光客再多表示点欢迎之意吧!我是其中一名来自杜埃(Douai,位于法国东北部的城市)的观光客,我非常喜爱这个庆典,所以拜托敦克尔克人,请敞 开心胸来欢迎我们吧!

 

respectbande

从敦克尔克市出版的嘉年华参加者行为准则摘录。

另一名网友Julien Vandemoere回应:

我不是敦克尔克人,我来自里尔(Lille,法国北部最大城市)。我参加庆祝三日狂欢已经有十年了。一开始敦克尔克人真的非常、非常慎重地为我介绍并引导我。我多看、多听,并让自己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会有敦克尔克嘉年华,至今参加了十年,我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

其实早在一九九八年,这群嘉年华参与者,就已对年轻一代渐渐失去对历史及标准的重视这件事情,感到遗憾与难过。后来,嘉年华协会及当地政府支持了广大的宣导活动,教导初次参加者如何“狂欢仍带尊重”,藉由发布了准则手册,针对如何嘉年华行为、在学校提高意识、欢迎旅客们,并提醒他们注意事项来宣导。

现在,则由专为初次参加者而设的网站接棒,提供有兴趣前往嘉年华的人们关于如何做好心理准备,以及服装造型上的建议,并帮助他们学习嘉年华上的歌曲以及表定行程上的特别活动(像是舞会、游行、游行前、游行后、公用餐点及舞曲等等)。欲知详情,可至minicoin.fr网页查询参考。

这样的情况并不只有发生在敦克尔克,在尼斯(法国南部港口城市)的嘉年华纯粹主义者也抱怨了当地嘉年华标准化的庆祝活动,受到巴西嘉年华的影响。

专栏作家Le-patriote也感叹

现在全都是因为钱。难道这个嘉年华只是让人客气地坐在贵得难以负担得起的看台,而花费这么多金额吗?再也没有人会开对方玩笑了。 我们只能坐在看台上,看着游行车经过,或是安静地沿着警方的看守的道路前进,并礼貌性地对观光客们微笑,他们大老远前来尼斯来参加全世界最美嘉年华会,却 只有这样。

 

Char de l'école de samba Beija-Flor lors du défilé 2013

森巴学校Beija-Flor的队伍在2013年的嘉年华会游行。照片提供: Emmanuelle Leroy Cerquiera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里约,这样的觉醒也已经在游行者之中发散开来。知名的巴西<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Pagode”>宝塔音乐(pagode)</a>歌手Zeca Pagodinho曾在节目访谈中表达了他的失望,由于因蜂拥而入的观光客,以及开设国际桑巴舞学校,使得嘉年华的自由精神不复,他说:

没有了嘉年华,我以后还要热爱什么呢?现在已经没有东西了。他们偷走了一切,更夺走了所有。他们作的这些,一切,全都关乎文化。我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什么热潮值得追寻。

那么,为何象徵着兄弟情谊、分享、同情和温暖的嘉年华会要提倡忧郁呢?是因为害怕将一切融合或是对于过去的怀旧之情?是因为害怕永远失去传统或是担心要撤离国际化及世界贸易呢?

也许是全部都有。嘉年华会是一个自古就存在却不断变化着的艺术,也会因地方、时代及流行趋势而有所成长及变得更加丰富。今天,他已成为向已然全球化的世界展现地方传统的象征。这也许是个挑战,但在幽默感及创造力的趋使下,这股狂热也只能继续传播下去了。

校对: Sychan

展開對話

作者请 登入 »

须知

  • 留言请互相尊重. 内含仇恨、猥亵与人身攻击之言论恕无法留言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