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的力量:烏克蘭如何用網路參與示威運動、對俄紛爭

Kyiv, Ukraine. 6th December 2014 -- Kyiv residents welcomed the 12th Territorial Defense Battalion "Kiev", who returned on rotation from the zone of the fighting with the pro-Russian separatist operations in the Donbas. Soldiers and residents paid respect to those who lost their lives. The battalion came to honor the memory of those killed during clashes with police. On the pavement the form of the oil lamps is the Emblem of Ukraine. Photo by  Stas Kozlyuk, © Demotix 2014.

烏克蘭首都基輔,2014年12月6號。之前的示威運動中,引發警民衝突,造成部分民眾死亡,居民們於是前來向罹難者致意。人行道上的油燈排列形狀,是烏克蘭的象徵圖案(註1)。基輔居民夾道歡迎地區自衛軍第12大隊「基輔大隊」,他們剛從頓巴斯(Donbas)歸來,之前在和支持俄國的分離主義派進行戰鬥。軍人和居民向死去的人致意。(史塔斯 · 寇茲留客 攝影,迪莫提克斯[Demotix]公民記者網站版權所有)

去年,很多歐洲國家日子難過,但是跟烏克蘭比較起來,算是小巫見大巫。一開始,烏克蘭國內一連發起數次和平示威行動,抗議政府企圖向俄羅斯靠攏的行為(註2),結果演變到最後,成為了國際間的武裝衝突,其中佔居重要地位的,就是烏克蘭前任盟友俄羅斯。這起事件引發的後續效應(註3),還在持續影響歐洲和整個世界。

網路上,有關烏克蘭以及克里米亞紛爭的影像和貼文,令全世界數百萬人感到震驚。全球之聲帶您來看看,這一年多以來的紛爭,如何對烏克蘭網路造成影響。

1. #EuroMaidan (即烏克蘭示威運動)

烏克蘭示威運動2013年,當地民眾站出來,抗議總統亞努科維奇,向俄羅斯靠攏的遊行。這項運動,在當時,不管是網路上,或者網路外,甚至到去年(2014年),都一直是烏克蘭人討論的焦點。2013年11月21號,政府忽然宣布,決定拒絕簽署和歐盟的雙邊協議,轉而投效俄羅斯,這個舉動引起人民不滿,首都基輔聚集了數千名群眾,展開抗議行動,表達他們支持歐盟的立場。抗議行動逐漸擴大為全國性的抗爭,最後演變成警民衝突,基輔數十位抗議群眾死在警方槍下。隨後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逃往俄羅斯。烏克蘭政府不再承認他是總統,國會也重新改選,烏克蘭政治上又重新向西方靠攏

大眾媒體在烏克蘭示威運動的角色,或許被高估了,不過不可否認,網路科技和社群網站的力量,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初期的示威運動會興起,絕大部份要歸功於一位著名的記者在臉書的貼文(註4)。參與示威運動的人,一開始也用臉書,策畫活動進行。推特和Youtube,則是他們彼此之間的溝通管道,也是和外界聯絡的工具。即使到現在,這場運動依舊在進行,而且在網路上影響深遠。因為參與活動的人,會分享資訊,討論改革問題。就算烏克蘭已經不再由亞努科維奇掌權,他們還是會繼續監督新政府的施政。

Kyiv, Ukraine. 23rd December 2014 -- The Parliament in Kyiv was the scene as activists rallied to voice their demands for the MPs new budget for 2015. Protesters came out against the reduction of social spending, the privatization of state property, and perceived banking tyranny. Photo by  Nazar Furyk, © Demotix 2014.

烏克蘭首都基輔,2014年12月23日。針對國會議員們2015的新預算,抗議者在國會前為他們的速求發聲。抗議者們站上街頭,反對社會成本的削減、國產的私有化,同時表示銀行業的嚴苛。(那札 · 弗力克 攝影,迪莫提克斯[Demotix]公民記者網站版權所有)

2. 改革過程現場直播

網路上直播,讓國外民眾透過網路,目擊事發現場,是這場示威運動主要的工具之一。剛開始,是一位參與活動的人,偶然想到可以用網路直播,後來演變成有好幾十個網路頻道,負責24小時不間斷直播基輔幾個主要示威現場。

亞努科維奇政府在2014年二月垮台後,抗議人士後續還召開幾場重要會議,也舉辦公開討論,思索烏克蘭未來的路該怎麼走。這些活動,也有透過網路進行直播。

現在在Youtube上看到的「羅馬斯基電視台(Hromadske TV)」,是網友募款成立的一家獨立電視台。當初就是它全天候直播示威活動,聲名大噪,逐漸成為烏克蘭的主流媒體。連烏克蘭最大的國營電視台,也好幾次引用羅馬斯基的畫面。

3. 臉書上的「鍵盤政府」

2014年春天,亞努科維奇還沒下台,示威遊行中,又發生警民暴力衝突,於是烏克蘭民眾對公家機關的信任迅速瓦解,尤其是警察,更不受歡迎。在這樣的氣氛下,臉書成了烏克蘭國民討論政治議題最主要的平台。在這之後,過渡政府好幾個重要人物,也都透過臉書直接和民眾對談。

當中最受矚目的,是烏克蘭新任內政部長亞森 · 阿法科夫(Arsen Avakov)。他每天都在臉書貼文,公開自己動態。當時烏克蘭正處在動盪不安的時刻,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又暗中支援頓內次克州反抗軍,和政府軍對抗。這種情況下,民眾希望政府的資訊更公開透明,而阿法科夫定期更新的貼文,剛好符合大眾的期待。(當然也有部分人士質疑,一個部長不應該花太時間在網路上)

Kyiv, Ukraine. 2nd December 2014 -- Ukraine, Kyiv. 02/12/2014 Parliament deputies attending the 8th convocation, to announce a new government. -- After the opening session, speaker Vladimir Groisman adjourned for consultations. Parliament proceeded with approving a new government. Photo by     Oleg Pereverzev, © Demotix 2014.

烏克蘭基輔,2014年12月2號。第八屆國會議會(注5)代表參加議會,宣布新政府成立。在第一階段會議結束後,議長法米爾 · 葛洛斯曼(Vladmir Groisman)宣布會議中止,國會宣布新政府成立。(歐雷格 · 裴瑞法賽夫 攝影 迪莫提克斯[Demotix]公民記者網站 版權所有)

阿法科夫不是唯一一個會上網的政治人物。好幾個政府官員也利用網路,和民眾進行對談,一時之間,社群媒體成了烏克蘭政府高層展現個人魅力的工具。有些基層單位,也開始透過網路,豎立他們的形象。比方說,在烏克蘭西部的利沃夫市(Lviv),當地政府鼓勵員警申請臉書帳號,讓一般大眾可以更親近執法人員。

4. 烏俄兩國的網路「資訊戰」

就在烏克蘭動盪時,俄羅斯併吞了克里米亞,又支援頓內次克和盧甘斯克(Luhansk)的反抗軍。俄羅斯的介入,讓烏克蘭東部的消息,在網路上越來越難找到可靠資訊。

事實上,只有戰亂地區的社群媒體,能提供可靠的第一手報導,當作即時新聞。有眼尖的網友在報導中發現,幾名俄羅斯士兵,在烏克蘭打卡,上傳自拍照,對照俄羅斯政府否認在烏克蘭部署軍隊的說法,顯得非常諷刺。網友發起活動,把公民記者,對反抗軍和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動向的報導,以群眾外包(註6)的方式,翻譯成英文、烏克蘭文還有俄文。

除此之外,對於馬航MH17,在烏克蘭反抗軍的領土,不幸被打落的意外,網友也透過社群媒體調查,發現重要證據,證明有可能是俄羅斯打落MH17,俄羅斯國營媒體,立刻以粗糙的手法,否認這項指控

還有觀察員指出,網路上開始出現一種現象,就是以有組織的方式散佈錯誤資訊。散佈者是一群網路釣客,俄羅斯政府付錢,訓練他們,抹黑真相,同時,還以錯誤資訊,試圖合法化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和東烏克蘭的行動。為了抵制,有網友組成「真相調查獨立小組」,揭露部分媒體對烏克蘭的錯誤報導,還利用傳統媒體和社群網站,反擊俄羅斯的宣傳廣告。

5. 國軍online

2014年春天,俄羅斯支持的反抗軍,佔據了頓內次克和盧甘斯克大部分區域,烏克蘭政府出兵,兩方陷入軍事衝突。

這場衝突,對烏克蘭很不利。首先,烏克蘭兵力和俄羅斯軍隊相比,戰力明顯不足;其次,反抗軍勢力有可能擴張到其他區域;再來,俄羅斯軍隊在背後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全面入侵的威脅,使烏克蘭政府有如芒刺在背。在這樣背景下,示威運動自衛隊和政府的常備役成立一支營隊,準備迎接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第一場戰爭。他們不是真的打仗,而是和反抗軍一樣,在社群網路分享他們的經驗。

有些士兵,用幽默的語調,記述了戰爭嚴峻的一面;有些則是定期更新戰爭前線的最新動態,讓民眾明白,軍隊需要的幫助。

Volnovakha, Ukraine. 28th December 2014 -- A soldier sitting in the SUV during the control area. In a few kilometers are territory controlled by pro-Russian separatists. -- Ukrainian military patrols, and carries out inspections near the border areas that were controlled by terrorists, near the town of Volnovakha, 50 kilometers from Donetsk. Photo by Oleksandr Ratushniak, © Demotix 2014.

烏克蘭東部,位在頓內次克市南部50公里,沃爾諾瓦哈(Volnovakha),2014年12月28日。一名士兵,坐在吉普車裡。幾公里外,是反抗軍控制的領土。烏克蘭士兵在邊界附近,一面巡邏,一面察看。(歐雷山卓 · 拉圖許尼亞 攝影 迪莫提克斯[Demotix]公民記者網站 版權所有)

利用社群媒體報導,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讓大眾對軍隊面臨的惡劣環境重新注目,並給政府施加壓力,提供軍隊更多援助。

例如,距離頓內次市東部30公里的伊洛瓦伊斯克(Ilovaisk),是目前雙方交戰最慘烈的地方。過程中,軍隊成員利用社群媒體,施加壓力給基輔政府,甚至戳破謊言,表示政府說城鎮收復一事,全都是假的,並上傳戰鬥死亡數目,要求政府增援。種種做法,使政府忍無可忍,立刻調查軍隊管理是不是有所疏失,最後臨時接任的國防部長海勒提(Heletey),被迫請辭

6. 為軍隊上網募款

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後,烏克蘭國民立刻意識到國家兵力的不足。國防部領導的陸軍,之後在頓內次克和盧甘斯克戰鬥,為了尋求支援,曾多次公開募集資金

大部分的捐款來自網路,透過民眾成立的臉書社團,或是私人網路,或是自發性志工,號召大家捐款給軍隊,金額有時候超過85萬美金。

幾次重大募款,讓發起活動的民眾,獲得總統波洛申科(Poroshenko)親自獎勵,幾位重要的志工,還獲邀成為總統顧問,參與烏克蘭國防部的改革。

7. E世代改革論壇

去年,針對烏克蘭政治和社會改革問題,社群網路上討論的沸沸揚揚。10月26號,國會改選後,新政府組成,許多新任議員和政府官員,投身諸如臉書等社群媒體平台,聽取民眾意見,同時也利用這些平台,尋找人才,還有貼文公開自己動態。12月,還有官員成立網路平台,公開討論國會決定的立法草案。

註1:烏克蘭的象徵圖案

註2: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Yanukovych),原本希望與歐盟簽署協議,並加入俄國主導的歐亞聯盟,間接使烏克蘭成為歐盟和俄羅斯之間的貿易管道,但此舉遭歐盟拒絕,於是亞努科維奇,也決定不簽署歐盟的政治和自由貿易協定。

註3:因為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的行為,歐美國家決定給予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盧布貶值,經濟受到威脅。

註4:穆斯塔法 · 馬希 · 奈楊(Mustafa Masi Nayyem),曾在烏克蘭電視台(Ukrayina)上,公開質問亞努科維奇,被官方盯上,短暫關起來。他在2014年11月21號,在臉書號召朋友和粉絲,在晚上十點半到獨立廣場抗議。

註5:1990年,烏克蘭蘇維埃第14屆議會宣布烏克蘭獨立,同時自稱他們是「第一屆烏克蘭議會」,一直到現在已經是第八屆。

註6:群眾外包(crowdsource),是網路盛行後,興起的外包方式。公司將問題,以公開招標的方式,請網友提供辦法,最後還要請網友票選最好的辦法,提供公司做參考。

譯者:zacky
校對:Timmy Shen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