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地夫的有毒廢棄物之島

Thilafushi, this is where they burn the garbage in paradise. Image from Flickr by Hani Amir. CC BY-NC-ND

斯拉夫士島 ── 天堂的垃圾都在此處焚燒。照片來自 Flickr 用戶 Hani Amir。CC BY-NC-ND 授權使用。

每年大約有一百萬名遊客造訪島國馬爾地夫,享受陽光、溫暖氣候和驚人的自然美景。

但是遊客絡繹不絕也會導致醜惡的一面。遊客加上馬爾地夫本身三十九萬五千居民,製造出的垃圾量對這個蕞爾小國來說是十分個頭痛的問題。

1991 年十二月馬爾地夫政府決定將旅遊業製造出的大量廢棄物都送到一個離島上。斯拉夫士島又被稱為「垃圾島」,它原本叫做「斯拉法胡」,是一座位於西方淺水區域長七公里寬兩百公尺的礁島。島上挖了幾個大坑,垃圾倒進去後再覆上建築廢料,最後用白沙填平。

平均每天有三百三十噸垃圾被送到斯拉夫士島上,其中大部分來自馬列。某段時間裡每年有超過三萬一千輛卡車的垃圾被送往斯拉夫士島。在這裡也會露天焚燒垃圾。

現在斯拉夫士島面積超過 0.43 平方公里,出租給像是造船、水泥包裝、甲烷裝罐等企業以及大型倉儲使用。

環保組織藍色和平的部落格指出,斯拉夫士島上廢電池、石棉、鉛和其他可能有毒的廢棄物混在一般固體垃圾內滲漏進海中,造成馬爾地夫嚴重的生態和健康問題,但當地社運人士從來沒有發起具體行動。

旅遊合作計畫蒙昧地圖的 Mordy 描述現在的問題:

商業活動和無分類的傾倒垃圾把大量有毒廢棄物帶到礁島上 ── 破油桶、石棉、鉛和其他有毒金屬混合日常家庭垃圾成了有毒沉積物。當有害物質滲入水中,燃燒垃圾的廢氣散入空氣中,附近的事物都難逃一劫。

Thilafushi island - where garbage just seeps into the ocean as the poisonous tides and toxic winds will. Image fro Flickr by Hani Amir. CC BY-NC-ND

斯拉夫士島 ── 垃圾從這裡滲入海中。照片來自 Flickr 用戶 Hani Amir。CC BY-NC-ND 授權。

電影製作人艾莉森.蒂爾(Alison Teal)將她在馬爾地夫的經歷拍成紀錄片,作為她的線上電影系列艾莉森歷險記的一部分。她造訪垃圾島時拍下令人印象深刻的圖片可以在這裡看到

2011 年十二月政府在一次垃圾漂進島嶼所在潟湖和附近大海後,暫時禁止在斯拉夫士島傾倒垃圾,但現在馬列的垃圾依然會被送到這裡。

Alibeyya 在地方新聞網站 Minivan 一篇文章的回應中指出問題的關鍵:

馬爾地夫脆弱的環境需要負責任的廢棄物處理系統,因為地理環境的關係這是個巨大的挑戰。每個島嶼和休閒區都應該自行處理自己的垃圾,而不要把廢棄物扔到斯拉夫士島上。

2013 年初報導指出,馬爾地夫的廢棄物處理受到當地政治掣肘缺乏資金。根據地方報導,除了在斯拉夫士島上非法傾倒垃圾之外,關於垃圾處理的管理責任歸屬也是一團混亂。斯拉夫士島的管理在 2010 年被移交給馬列市議會(Malé City Council,MCC),2011 年簽訂的合約將恢復島嶼舊觀和解決垃圾問題交給了印度 Tatva 全球可再生能源公司。但是因為官僚和政治干預這紙合約一直未執行,最近合約則被解除,使得斯拉夫士島前途未卜。

Abdullah Faraz 在 Minivan 新聞網站寫下自己的觀點:

要注意的第一點是在所有政治語言和操作之下真正影響許多人的問題 ── 公眾健康受到危害,學校關閉、師生送醫,煙霧和臭氣等等。公眾有權對危機不滿,他們的憤怒其來有自。

第二點是雖然這是人為的危機,公眾的憤怒卻沒有固定發洩的方向。

唯一確定的是下個月斯拉夫士島上一所新的監獄將開始運作。

額外資訊來自 Saffah Faroog
校對:Fen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