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報導:干預專刊

Image by opensourceway on Flickr (CC BY-SA 2.0).

Image by opensourceway on Flickr (CC BY-SA 2.0).

本篇報導多由 Tom Risen, Hibah Hussain, Weiping Li, James Losey, 以及Sarah Myers 研究、寫作及編輯.

本週專刊特別著重那些政府表面上以「為了更佳益處」為由,實則插手干預,限制網路言論自由的案例。科威特一名什葉派教徒Hamad Al-Naqi被控在推特上侮辱先知穆罕默德以及遜尼派穆斯林,而被判處十年徒刑。Al-Naqi則說,有人駭入他的推特帳號,發表上述文章。

「科威特人權觀察組織」報導,Al-Naqi的定罪是根據科威特《國家安全法》第十五條,該條文處罰「意圖散布傷害國家利益之新聞、言論或不實、惡意謠言」之公民。法官同時也判決Al-Naqi違反科威特《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禁止嘲弄宗教的條文。

人權及言論自由團體認為,Al-Naqi的判刑顯示科威特正在轉向,朝往一個限制更為嚴苛的社會邁進,此事亦顯示出該國伊斯蘭反對派及溫和派之間的政治緊張情勢。今年五月時,國會以近全票通過對侮辱先知穆罕默德的穆斯林處以死刑、對非穆斯林則處十年徒刑的法案。科威特國王Sabah Al-Ahmad Al-Jaber Al-Sabah六月六日時否決該案,但超過國會議員及內閣成員三分之二多數門檻的投票,又可推翻皇室否決。若欲查詢更多關於科威特以及該國其他網民面臨的挑戰,可閱讀全球之聲倡議計畫同仁Mona Kareem文章

國家政策

另一印證上述趨勢的例子,則是馬來西亞資訊、通訊暨文化部長Rais Yatim博士宣布,他支持規範網路上的內容。Rais說他同意前總理Mahathir博士的看法。Mahathir呼籲立法封鎖網路上的「汙穢」言論,並且處罰那些污染人心的網路使用者。

中國政府提議擴張網路法律,將論壇、博客以及微博都納入規範範圍。此外,路透社也報導,新提案同時要求微博經營者必須取得行政部門執照,才能營業。

根據《非洲科技新聞》(IT News Africa)報導,肯亞政府邀請南蘇丹接上肯亞的寬頻網路。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Ron Wyden與共和黨眾議員Darrell Issa在六月十一日的個人民主論壇(Personal Democracy Forum)上發表演說,提議賦予《數位權利法案》憲法般的地位。該法案的草案版本已放在Issa眾議員的個人網站 KeepTheWebOpen.com. 供外界評論。

審查制度

南非執政黨「非洲國民議會」眼見抗議南非《秘密法案》的聲浪高漲,因此提出修正案:若新聞記者或政府內告密者所洩漏的資訊,可將犯罪行動曝光,則該記者或告密者,可以受到保護。不過該國的「國家安全局」反對該項法案修正。根據該法草案,對於被判持有政府機密文件者,可處以最高二十五年的徒刑,且不得以該行動是出於公共利益為辯護理由。

迫害

《衛報》報導,今年五月巴基斯坦有四名記者被殺,該國記者面臨軍方及政府官員的暴力時,向來缺乏保護。「俾路支斯坦(Balochistan)記者聯盟」最近舉行抗議,要求政府對於媒體從業人員提供保護,並且逮捕幾天前謀殺俾路支地方記者的兇手。

亞瑟拜然最高法院假釋社運人士Bakhtiar Hajiyev。Hajiyev去年三月入監,罪名是在社群媒體上推動和平示威。法院同年五月又以逃避兵役為名,判處其兩年徒刑。

「記者無國界」組織譴責阿曼一連串逮捕博客的行動。半島新聞也藉著收集社群媒體訊息的網站Storify,整理了更多關於這項新聞的資訊。

網路治理

愛沙尼亞總統 Toomas Hendrik Ilves 在「國際網路衝突會議」上的演說宣稱,網際網路已經使得政治情況不同的國家,得要面對「幾乎不可避免的衝突」,以及「脆弱的和平」。他認為,「開放社會的自由民主模式,以及透明、有遊戲規則可循的市場經濟」,正處於危急關頭。

我們在上星期網民報導曾提及,就在國際電信聯盟(ITU)組織的第十二屆「國際電信世界會議(WCIT)」進入籌備階段時,一個文件洩密網站「WCIT Leaks」也在最近成立,目的是增進會議的透明度。某些已遭洩漏的文件揭示,有些提案不僅打算改變由多方利害關係人組成的「網路域名組織(ICANN)」所扮演的角色,還可能會影響網路治理其他方面,包括網路路由設定。一項由歐洲網路營運商提出的議案條文,還包括向最大的網路內容供應商收取網路稅,其結果可能會導致這些網路供應商較難向開發中國家使用者提供服務。

更多相關資訊,可以參考民主與科技中心的ITU「資源網頁」、網路社會的「資訊網頁」、「新聞網頁」,以及雪城大學Milton Mueller的「WCIT威脅分析」三部曲(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非洲網路治理論壇將在十月份於開羅舉行。

突尼西亞與國際電信聯盟簽署協定,創設阿拉伯地區第一個開放軟體支援中心。

經過六年開拓網路疆土,網路域名組織(ICANN)將於週三宣布三百多個新域名,例如.group以及.college申請者的名單。申請域名的公司,可在此宣布過後提起上訴。

網民行動

突尼西亞記者 Ramzi Bettibi 在國民大會承諾會注意領導人Zine el-Abidine Ben-Ali 審判的透明性後,停止絕食抗議行動。Bettibi為了推動審判透明,發起絕食抗議。五月二十八日,Bettibi在拍攝Ben-Ali的審判時,相機遭官員沒收,為此他與幾位社運人士開始絕食。幾天後,突尼西亞總統府下令返還Bettibi相機。

CryptoCat開發者Nadim Kobeissi上星期從美國轉機加拿大途中,在推特上表示自己遭到美國政府拘留,官員並詢問他關於開放資源私人聊天室應用程式加密的問題。

駭客團體「Anonymous」針對印度的網路審查制度,在該國十六個城市展開抗議。雖然主辦者估計,會有兩千多名抗議者在孟買抗議印度政府屏蔽Vimeo與Pirate Bay網站,但只有媒體以及不到一百名支持者現身。網站Tech2認為,原因可能是因為他人對於此抗議缺乏興趣、沒有領導人,以及政府對於抗議空間的限制。Anonymous也宣稱該組織已造成某印度電信業者網站停擺,此舉是其在線上抗議網路審查的「印度行動」一部分。

網路君主

Facebook 成立了應用程式中心,供第三方銷售可在Facebook上應用的程式。一如Apple的iTunes商店,Facebook也會抽取30%的銷售利潤。最近Facebook也在巴西取代Orkut,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社群網站,並繼續鞏固其全球社群網站霸主的地位。

美國主要電視網將對網路上的全集電視秀,實施內容分級制度。

隱私

Facebook六月八日時結束為期一星期的隱私政策更改投票。根據Ars Technica報導,只有342,632個使用者投票,遠少於更改政策所需的有效票數兩億七千萬票。

廣告商抗議微軟在其新版的瀏覽器IE 10裡將「不要追蹤」(Do Not Track)功能設為原始設定。他們聲稱,由於此設定自動排拒瀏覽器記錄檔案(Cookies),因此會威脅廣告商的商業模式。某個由多方利害關係人組成的協作小組已經提出修改草案,將「不要追蹤」改為由使用者自行選擇加入。

著作權

澳洲的民選官員愈來愈關切澳洲在「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中的參與情況。該夥伴關係是美國以及其他八個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依此協定,外國投資者可能享有優先待遇。美國參議員也更加擔心,與其他協定相比,泛太平洋夥伴關係的協議過程較為封閉。

美國最高法院將於近日審理一件著作權案。該案會決定,是否個人可以無需取得眾多「著作權人」同意,便可將自己的手機或電腦設備再賣給他人。

網路安全

專業人士社群網站LinkedIn安全措施不佳,導致駭客盜取了該網站六百萬客戶的密碼。

俄羅斯科技安全公司卡巴斯基(Kapersky Labs)週一宣布,電腦病毒Stuxnet及惡意軟體Flame是由同一程式開發者創造。美國及以色列不願具名的官員也承認,兩國的確創造了Stuxnet病毒,攻擊伊朗的核子設備。

出版物及研究

校對:Yachi

若需更多數位時代公民權利未來的相關事件資訊,請見全球之聲事件行事曆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