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棕櫚油真相為何?

棕櫚油近年來飽受環保運動人士抨擊,光是今年,包括雀巢瑪莎百貨General Mills等企業均對使用棕櫚油表達立場,例如不再與不符永續原則的供應商合作,或是強調反對摧毀東南亞原始雨林及生物多樣性。

東南亞許多國家均以棕櫚油做為農業收入來源,尤其以馬來西亞及印尼為最,相關爭議最近源於一段YouTube影片,嘲諷雀巢公司 KitKat產品廣告,這段影片由「綠色和平組織」製作,其中一名員工打開KitKat巧克力包裝,希望能「放鬆一下」,但一口咬下的不是巧克力餅乾,而 是猩猩的手指。以下影片同樣由該組織拍攝,反對雀巢公司使用非永續工法生產的印尼棕櫚油。

因為這段影片,雀巢公司宣佈不再向印尼棕櫚油公司Sinar Mas合作,Team Orangutan指出:

考量到雀巢在產品內的棕櫚油用量,該公司很難從採用永續工法的棕櫚樹中取得足夠用油。

永續工作棕櫚油根本不存在,適合土地也有限,要供應需求,勢必會摧毀雨林,故我們應鼓勵企業尋找替代性油源,除非企業改用其他食用油在產品中,這項問題永遠不會解決。

雀巢的決定代表暫時勝利,我們要以此鼓勵自已,相信自己能改變現狀、改變世界。

Palm fruit, photo courtesy of Scott Parker

棕櫚果照片來自Flickr用戶Scott Parker

就整體而言,Team Orangutan警告:

印尼官員表示,他們希望至2020年,透過提高收成及種植面積,讓全國棕櫚油原油產量成長一倍,達到4000萬噸。

由於印尼摧毀雨林,成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國,每天也殺害數百隻猩猩。

棕櫚油並非必要用油,我們要不斷教育、不斷努力。

我們齊心便有力量,可以一同努力保護猩猩不受屠殺。

The Malaysian Agriculture部落格提供馬來西亞棕櫚油發展背景,引述新海峽時報記者Ahmad Ibrahim的報導指出:

一年前,棕櫚油還是明星,是國家經濟支柱,棕櫚油原油於去年3月3日突破4000馬幣大關,每噸價格一度達到4312馬幣,之後連續七個月左右維持在3000馬幣以上,創下歷史記錄。

棕櫚油公司發放豐厚獎金給員工,許多投資人也獲得高額股利,油棕櫚農民也享受大筆收入,當時沒有人預期棕櫚油價格會跌至無利可圖的情況,產業界多數人以為每噸價格永遠都不會跌破2000馬幣。

這反映出絕大多數人對棕櫚油產業充滿信心。

近幾個星期的情況卻撼動民眾信心,去年10月24日,每噸棕櫚油價格已滑至1390馬幣。遠低於4000馬幣的高點。

棕櫚油產業發展之所以趨緩,部分原因或許出自於一篇Martin Hickman的調查報導,題為「棕櫚油的罪惡秘密:你是否不經意地成為摧毀雨林幫兇?」,其中細述棕櫚油如何摧毀原始雨林,並進一步致使馬來西亞及印尼境內猩猩瀕臨絕種,這篇報導也獲選為外籍記者協會媒體獎的「年度環境新聞」。

其中指出:

棕櫚油自有其神奇之處,相較於黃豆或油菜籽每公頃產量只有0.5噸,棕櫚油每公頃年產量高達3.6噸,油棕櫚原生於西非,果實一 經加溫便會碎裂,故能很容易供不同產品使用,儘管其中會造成動脈堵塞的飽和脂肪量很高,但仍比氫化植物油健康,且對生產商而言,棕櫚油還有另一項優點,每 公噸只要價400英鎊,比黃豆、油菜籽或葵花油更便宜。[…]

印尼雖試圖遏阻非法種植,但距離首都遙遠處的貪腐情況相當猖獗,衛星照片顯示,濫伐情況已深入婆羅洲國家公園九成地區,聯合國環境計畫指出,「最新估計數字認為,印尼98%的雨林將在2022年消失,而低地森林遭摧毀速度更快」。

由於這種植物用途眾多,棕櫚油一直是東南亞農業一大重點,Palmoiltruthfoundation便針對馬來西亞情況提出反論:

馬來西亞新增的油棕櫚面積,幾乎都來自現有橡膠、可可與椰子田改種,或是已標示為農業區的森林地區,且在全國3020萬公頃土地 中,只有600萬公頃在「馬來西亞第三農業方案」中列為農用,油棕櫚種植地區亦未超出這個範圍,此外,許多地區森林覆蓋比例都超過六成,也遠高於為猩猩棲 息地大吵大鬧的已開發國家。

世界應看清這種狡詐又充滿謊言的說法,看穿外表假象背後的真相,這種觀點或許不符合直覺,但唯有透過教育與溝通才能釐清事實,這種方式才能揭露謊言與真假混雜的言論,不受CSPI及其他類似組織迷惑。

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執行長Tan Sri Yusof Basiron在馬來西亞星報上,回覆多項有關永續及環保棕櫚油的問題,例如在森林保護方面:

人們對叢林及自然森林保護的關心很合理,我們已劃定特定保護區,保護所有叢林沒有必要,「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多年前已言明, 要維持森林多樣性,只需保護全球一成森林,馬來西亞超過五成土地都用來保護森林,這是我們在1992年里約地球高峰會所做的承諾,歐洲保護林地面積平均只 有25%。

人們對於棕櫚油的一大質疑,或許在於相關產業一方面摧毀森林,另一方面卻又不斷宣傳各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計畫,例如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部落格指出:

General Mills因為該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記錄而受到表揚,但本組織提出邀請時,該公司永續發展部門主管卻拒絕討論對於棕櫚油的立場,顯然不太堅持永續概念。[…]

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裡,過去兩週對General Mills等公司格外重要,因為在全球50家「最受讚揚企業」及「多樣性名單」裡,該公司分佔第47位及第29位,這些獎項表彰該公司的全球聲譽,至少在《財星》雜誌和全球企業領袖眼中,該公司尚有聲譽可言。

但這一小群人不知道,因為油棕櫚種植面積在印尼不斷擴大,令全球無數原住民及瀕臨絕種動植物受到威脅,這也是拜General Mills之賜。

有些計畫試圖改善現況,卻遭人指控變成「表面綠化工具」,Canadians For Climate Change Action部落格提到:

環保人士指出,「永續棕櫚油圓桌會議」原本是為改善棕櫚油生產過程,但卻成為單一非政府組織背書的「表面綠化工具」。

「永續棕櫚油圓桌會議」最初是由「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成立,希望幫助企業以永續途徑生產棕櫚油,但環保專家認為這項計畫不僅無效,還成為遮掩不良行為的假象。

Valerie Phillips是「綠色和平組織」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分部的森林事務人員,她指出,「這項計畫為企業提供環保外衣,並鼓勵提高消費,正是造成問題的原因」,巴國是全球受棕櫚油產業衝擊最深的三國之一。

Rainforest Portal網站報導,全國31國逾80個組織共同簽署一封公開信,於2009年送交「永續棕櫚油圓桌會議」及「世界野生動物基金」,呼籲這些單位停止為企業美化表面,也停止認證不符合永續標準的油棕櫚田,網站指出

公開信寫道,經該組織認證的棕櫚油公司需為更多社會及環境損害負責,包括影響當地民眾生計、毀壞雨林及泥煤地、污染土壤及水源、造成全球暖化等,因此「單一栽種油棕櫚永遠無法永續,而認證只是加速種種破壞行為」。

雖有這些負面示範,多數人還是在努力發展「永續責任棕櫚油」,例如國際非營利機構Forest Trust便為歐洲零售商,規劃一套負責任的棕櫚油採購原則,該組織網站指出,因為知道「永續棕櫚油圓桌會議」所受的批判,故希望能號召一群食品製造商,以建立監督及追蹤制度,確保油棕櫚田能符合嚴格標準,並提供農民相關技術指導,尤其幫助小農獲得認證。

Peak Oil網站的結論是:

棕櫚油產業造成印尼及各國熱帶森林砍伐及溫室氣體排放加劇,上星期召開「國際油棕櫚與環境會議」,就是希望從產業界找到解決之道。

棕櫚油產業能否解決森林砍伐問題,至今在製造商、生產商、零售商、環保團體之間沒有定論,有些人甚至認為,永續棕櫚油產業根本是種矛盾概念,另一方則覺 得,對於棕櫚油的種種批判,只是已開發國家欺壓貧農的手段,在其他油源產業競爭對手資助下,打造出動植物滅絕及氣候變遷的迷思。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