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哀悼文壇大家辭世

從車站回家的路上,夜已深,Daniyar騎在前頭,夜景著實美麗,誰不知道在這八月夜裡,天邊滿是似遠又近的閃爍星空!其中有 顆星的邊緣彷彿凍結,冷洌光線閃耀,在暗夜以驚訝神色俯看地球,我行經街道時不斷凝視著它。歸心似箭的馬匹腳步輕快前行,車輪壓到石礫而嘎嘎作響,來自草 原的風攜來苦艾花苦澀氣味,伴著麥子成熟時的芳香,這一切混雜著柏油與馬汗的氣味,令人輕省。
-《Jamila》Chingiz Aitmatov(網上版本

因為如上片段,讓筆者尚未親身前往中亞,便已多次神遊,也讓許多人感受自由、不斷想望,拜Chingiz Aitmatov這位作家之賜,中亞傳統、生活型式、神話,以及中亞身為蘇聯文化成員的種種「感受」,都遠播至蘇聯以外的地區。

Chingiz Aitmatov於6月10日辭世,享年79歲,吉爾吉斯因此失去極為著名的人物,他也是蘇聯時代重要作家,《Jamila》與《The Day Last More than 100 Days》至今仍是筆者鍾愛作品,他著作等身,未來還能夠長久挖掘。

部落格圈也為此哀悼,Aibeque表示

昨天一位朋友問我:「為什麼人總在他人死後才開始感興趣?」,我沒有立刻回答,首先,我反思他的問題,許多答案湧現腦海中,最合理的答案就是因為已經不在!當你我離開某人,就會開始思念,如此簡單,卻也如此真實,而最極端的情況即為死亡。

Jonathan回想與吉爾吉斯住宿庭女主人談論Aitmatov:

我和吉爾吉斯人曾聊過最久的話題,就是Chingiz Aitmatov,有人建議我在離開吉爾吉斯之前,一定要讀他其餘的作品,因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了解這個地方。

Scott Horton指出 Aitmatov在1991年吉爾吉斯獨立後的重要性:

Aitmatov人生一項吸引人之處,在於他率先記錄中亞人民生活與身分的衰落,並參與自蘇聯崩潰、中亞各國獨立後的重建,以及意外擁有自治權與站上世界舞台的過程,Aitmatov晚年成為吉爾吉斯在歐洲發聲的代表。

這篇《Turkish Weekly》的文章也呼應上述看法。

筆者曾有幸坐在吉國首都比斯凱克(Bishkek)的Aitmatov住家後院,與他的第二任妻子Maria交談。2004年時 Aitmatov健康已經惡化,無法與筆者進行訪談。但光是能夠坐在陽台上、喝著馬奶,談論Aitmatov夫婦長期參與的慈善活動,已經讓我印象非常深 刻。

吉爾吉斯建國時間不長,而Chingiz Aitmatov肯定是國家獨立早年重要人物,無論種族或政治傾向為何,都能在他身上獲得道德力量。

隨著成長,人們必然得向這些父執輩的人物告別,雖然Aitmatov已不在世,他的作品將永存,繼續啟發每一代的吉爾吉斯人,以及世上的所有人。

校對:PipperL

1 則留言

  • 每一個生命,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意義,也許明顯、也許隱藏,也許崇高、也許卑微,也許自主、也許它成。當一個生命結束的時候,這個生命的意義也就宣告完成。

參與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