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影片对话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自独立以来,由于纳戈诺-卡拉巴尔(Nagorno Karabakh)地区冲突无法平息,故资讯流通也成问题,新媒体是否能填补这个缺口?由于双方都不愿妥协,要和解相当困难,不过仍然有机会。

由于两国媒体充满政治宣传与错误资讯,让社会更迫切需要其他传递讯息及新闻的管道,例如Internews-Conciliation Resources计划鼓励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纳戈诺-卡拉巴尔的年轻记者制作短片,以促进彼此交流。

在九零年代初,为了纳戈诺-卡拉巴尔地区,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曾经开战,超过2.5万人因此罹难,还有上百万人被迫离家。[…]

2006年,Conciliation Resources推出「以影片对话」计划,希望在冲突双方之间搭起桥梁,让阿塞拜疆与纳戈诺-卡拉巴尔的年轻人藉由制作生活短片,有机会直接与彼此对话。[…]

成果是一系列的影片,记录在冲突后,人们日常怀抱的希望、恐惧、悲伤与幽默。

这项计划当初并未针对新媒体或社会媒体,但因为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电视台都不愿播出有关对方的报导,除了偶尔安排在一小群观众面前播映,只能倚赖网络散播资讯,目前绝大多数影片已经可在网络上观赏

例如在Swept Away by Life这部影片中,Internews Armenia记录Lachin地区的生活,当地原本有至少2000名阿塞拜疆及库德裔的居民,但亚美尼亚人于1992年占领当地后,更名为Berdzor,建立卡拉巴尔与亚美尼亚的陆路联结,今日当地居民约有数千户,他们当初接受金援、土地与牲畜的条件,才从亚美尼亚搬迁至此。

虽然亚美尼亚认为,若签署任何和平协议,此地都是与卡拉巴尔地区的重要联络管道,但记录片里,镇上生活却显得灰暗,在动人的开头与结尾里,来自阿塞拜疆的难民读着过往邻居捎来的信。

影片下集请见此

同样由Internews Armenia拍摄的Citizenship: Refugee中,主题则是另一个争议性城镇,双方都认为当地对自身历史文化相当重要,Shusha在亚美尼亚称为Shushi,当年战争爆发时,居民多为阿塞拜疆人,但目前居民是亚美尼亚裔难民,在1990年自各地逃难而来,人数不到2000。

影片中集请见此,下集请见此

而在1994年停火线的另一侧,Internews Azerbaijan检视来自Shusha的国内难民苦痛,尤其着重于一名孩童Musa的生活及想法,虽然这些孩子出生时,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战争早已停歇,影片记录了16年后,冲突在学校仍留下痕迹。

影片下集请见此

在每一部记录片里,人们都回想起过往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民众和平共处的情景,虽然这些画面都呈现冲突下人性的一面,但双方仍不愿妥协,似乎打算为此再度开战。

在一部有关Dalga青年运动成员的影片中,关心阿塞拜疆民主情况,以及与亚美尼亚和谈的情况,一名年轻人说,「[…]可惜在两国国内,这些敌人的刻板印象仍会继续存在,这些[…]必须消失[…]才能达到和平目标」。

虽然每一部影片只观照其中一方,但重点是要将讯息传达给另一方,可是缺乏播出机会,真正看过影片的人数很少,例如Internews ArmeniaYouTube影片在过去12个月内,浏览人数只有数十至数百之谱。

由于影片每段有时间限制,迫使作品必须切割,故必须考虑其他上传网站,例如DotSub可在影片上添加各种语言字幕,不过更重要的是,必须拥有更明确的新媒体及社会媒体策略。

这些影片虽然也已上传至Vimeo,但频宽需求更高,而亚美尼亚及阿塞拜疆的连线速度很低,更难浏览这些作品,观赏次数也非常低,What Do We Want这部片在作者下笔之时,浏览人次只有二。

对于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冲突,全球之声将持续关注新媒体及社会媒体发展,特别报导页面请见此

校对:Soup

展開對話

作者请 登入 »

须知

  • 留言请互相尊重. 内含仇恨、猥亵与人身攻击之言论恕无法留言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