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如何才能鼓励生育?

请问现金补助会让各位女性愿意生小孩吗?新加坡政府最近推出「宝宝红利」(Baby Bonus)计划,希望挽救国内不断下滑的生育率,但民调显示多数女性不愿为此怀孕产子。

新闻报导指出,星国政府为此计划于2008年提拨共1.623亿美元经费,但生育率并未因此提高。

新加坡官方网站写道:

各位前两个孩子可获得每人4000美元的现金奖励,第三、四个孩子则每位6000美元,孩童只要是在2008年8月17日 后出生,也能获得政府补助,只要 各位在儿童发展帐户存入多少钱,政府便存入同额补助;若孩子在2008年8月17日之前出生,只要是家中第二至第四个孩子,同样可享受儿童发展帐户的补 助。

这是特别针对儿童的帐户,可在任何OCBC银行或渣打银行分行设立,到孩子满六岁当年年底之前,都可以持续不断存款,家中第一、二个孩子帐户补助限 额每人 最高6000美元,第三、四个孩子补助额每人最高12000美元,第五个孩子之后每人最高18000美元,政府将在次月存入相同额度的金钱补助。

换言之,父母不只能获得现金红利,儿童发展帐户里同样会有政府补助,并依照孩童在家中长幼次序决定补助上限。

近期星国全国人口秘书处数据指出,去年全国只有32,423名新生儿,仅比2003年增加129人,政府则是自2004年起,将补助范围扩大至家中第一个与第四个孩子。

新加坡Mother of Six博客向来以母亲及社会议题为主题,她认为拥有大家庭的观念在星国不受青睐:

我告诉别人自己有六个孩子时,人们通常一脸不可置信,许多人一定觉得我疯了,因为大多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如今实施「宝宝红利」之后,或许未来会以三、四个孩子为标准,但六个孩子?

新加坡社会反对拥有多个孩子主要是基于经济理由,成本的确愈来愈高,若想到学费、补习班、校车、才艺班、托儿所、佣人等,人们肯定会对多生孩子打退堂鼓。

然而单身未婚妈妈却无法享有相关福利,「新加坡单身母亲协会」博客认为

若让单身母亲有机会搬出来自己建立家庭,她们就能学着独立与自助。

若提供同样的优惠给单身母亲,例如购买国宅、获得「宝宝红利」等,她们就不必担心在家面对压力,更能专心工作与求进步,若自己的心智与精神更好,她们更能够规划未来。

「宝宝红利」让单身母亲能支付牛奶、尿布等幼儿基本需求,也有钱为孩子注册公立托儿所,腾出时间接下更稳定与长期的工作,有了这些红利,单身母亲更能放轻松。

MollyTo Fix A Mocking Peasant博客中,对于星国政府面对单身未婚妈妈的态度提出有趣分析:

一如往常,亲爱的电视频道Channel News Asia简洁地用一句话,为我们整理政府代表的混乱逻辑(或许没看出其他讽刺之处?):

「宝宝红利」不会扩及单身未婚妈妈,因为婚姻与家长方案只适用于已婚配偶。

换言之,我们不会将单身未婚妈妈纳入宝宝红利计划,因为就是不会,这项计划只能由已婚配偶申请,就是不会扩大。

Molly进一步指出:

新加坡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部长符喜泉(Yu-Foo Yee Shoon)提到在宝宝红利计划中,不会纳入单身未婚妈妈的其他理由,例如她们可申请其他已婚妈妈享受的福利…

单身未婚妈妈无权申请宝宝红利,因为她们可申请别的福利,简而言之确实如此。

但各位必须记住这位部长的名言:

「婚姻与家长方案并非针对儿童的财务协助,政府不能也不该成为养父」。

故「宝宝红利」理应减轻生育孩子的财务负担,但并非财务协助政策!政府不必担任养父,也能提供宝宝红利给贫困已婚伴侣,但若扩及单身未婚妈妈,政府就变成养父了!

她最后表示:

由于社会对单身未婚妈妈充满污名,她们相较于已婚母亲,更常得决定是否接受堕胎…

单亲家长的儿子也要入伍。

Pretty Princess Maggie自称是个「拥有家庭和帅气男娃娃的母亲」,她在博客上对母亲身分及宝宝红利制度的看法很有意思:

星国政府最近修正宝宝红利方案,但身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不想再牺牲工作和时间,不想再停下一切生另一个孩子,我想让这个 孩子拥 有最好的生活,我不希望他向其他兄弟姐妹分享父母的爱,因为我自己过往经验不太愉快,我希望好好照顾与培养他,给他最好的一切,一个好孩子总胜过八个坏孩 子。[…]

严格说来,延长产假只会提高雇主负担,也阻碍我们的升迁机会,我不认为这会让女性愿意生更多孩子,若女性新进公司,准备生好几个孩子,肯定会压力更 大,但 若照顾新生儿期间公司不会停薪,的确会让我考量再生一个;若孩子能获得教育免费或高额补助…几千美元的宝宝红利用来支付住院费用,实在比不上孩子一岁 半之前的托婴费用(950美元*15个月=14250美元),也比不上照顾孩子的心力。宝宝红利只能吸引那些不明白养育孩子辛苦的人,简而言之,只有没计 算过开销的人,才会觉得这是笔大钱,但其实这是笔钜额投资,还不保证会有任何报酬。

Singapore Sojourn blog分析星国人口老化现况的背景原因:

…若回顾自六零年代以来的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史,人们之所以不愿生育,起初在于政府刻意抑制人口成长。

当时家长若拥有超过两个孩子会受罚,堕胎案例也很多,生育第三个孩子会蒙受社会污名,也提高许多成本。

Mui Teng Yap对此议题撰写一篇有趣论文名为「繁殖力与人口政策:新加坡经验」,其中指出:「星国长期以使用社会政策影响生育行为闻名,首见于六零年代末与七零年代初,此后持续至今,不过人口结构目标已从压抑出生率变为选择性鼓励生育。」

政府过去担心,高教育水准者生育率不足,而低教育水平者生育过多。

政府在1987年改变为「若经济许可则欢迎拥有三个孩子」,但我觉得当时伤害已造成,人们对家庭的观感及定义已经改变。

对于「宝宝红利」计划为何未发挥预期效果,(13) Expositions列出几项原因,包括社会心态与难以维持工作及生活平衡:

首先,社会心态必须改变,随着新加坡迈向现代化,民众教育水准愈来愈高,女性也更加独立,她们对工作很热情,也因成功而感到满足,星国职业妇女比例不断提高,在1986年至2006年间,从45.6%增至54.3%…

其次,工作与生活之间难以求取平衡,让许多夫妇犹豫是否该生孩子,职业妇女尤其抗拒生育,害怕职场要求与家庭责任的负担太沉重,因为都需要付出很多…

总而言之,许多因素会影响生育决定,故「宝宝红利」方案效果有限,对于如此复杂的抉择,这种解决之道太过于简化。

Temasek Review亦提到,住宅等生活成本过高是导致补助计划失灵主因。

新闻报导社会学家Paulin Straughan认为,现金补助不足以鼓励女性生育,她在报导中建议,母亲与家长真正需要的是「职场弹性与自由」,报导引述她提到:「我们需要更多开明的雇主,他们若愿给予更多时间,让父母能处理照顾孩子的压力,或许会拥有更快乐、更忠诚、更具效率的员工」。

Mother of Six的结论是:

我的经验有何意义?首先,生育与否是夫妻两人的决定,我们因喜爱孩子而生育,纵然无法享受宝宝红利也无所谓,若有夫妇只为金钱奖励而生孩子,实在会令人遗憾,因为孩子成长所需不只是金钱而已。

其次,女性应重新探索自己的身分,只有我们能孕育生命,自六零年代的性革命后,我觉得世人刻意压抑这个重要角色,当然在平权时代里,我们会主张丈夫也得参与养育孩子,但假若女性不愿怀孕,男性又何来养育机会?

新加坡博客Ian Tan博客里,提供解决国家婴儿荒的几项有趣方案。

校对:Soup

展開對話

作者请 登入 »

须知

  • 留言请互相尊重. 内含仇恨、猥亵与人身攻击之言论恕无法留言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