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毒奶事件撼动东南亚

东南亚国家和世界其它地区相同,都深受中国毒奶事件冲击,中国是东南亚各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产品亦随处可见且畅销,因此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中国奶制品自然也出现在东南亚市面上。

各国政府如何因应这项危机?应变措施包括检验严格规范禁止进口中国乳制品,就连颇受欢迎的大白兔糖亦列名危险食品,卫生单位也列出中国安全食品清单

在毒奶风暴冲击下,有些消费者改变饮食习惯,也有些人减少饮奶,各家企业都向消费者再三保证安全无虞,一名文莱消费者便希望政府重新检视受污染乳制品名单,Now a Mummy很担心,因为她买的饼干产自中国工厂。

博客又有何反应?一位新加坡民众形容此事为「大规模消费性武器-毒奶篇」。

Bangkok Pundit建议政府不要过度反应

政府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民众安全,但不应过度反应造成恐慌,否则中国也会报复泰国出口商。

一位读者很意外中国乳制品仍出现在泰国超市货架上:

我完全无法接受泰国政府的立场,这不只是公关问题,为何超市货架上仍可见到这些产品?政府对公共安全立场应更强硬,并明确告知大众何为污染食品,还要立刻下架。

泰国曼谷的Alexisthetiny决定多购买本地产品及未加工食品

三聚氰胺应该有毒吧?那么为何能容许食品里出现少数存量?我认为此种毒性强烈的化学剂,根本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老天啊,我们怎么会走到这个地步,容许这种东西添加在食品中?我们怎么会容许企业违反人性直觉,告诉我们这些食品没有问题?我很确定,此事会改变我的饮食消费习惯,从今而后,我会多买本地产品及未加工食品。

马来西亚博客My Food for Thots提到禁止与中国贸易多么困难

但老实说,什么商品不是产自中国?就连Nike的球鞋都是中国制!这代表唯有非中国制的产品才安全吗?这是否就只剩下昂贵的名牌精品?只会导致通货膨胀更高?只代表我们的薪水永远入不敷出?唉…

东帝汶的Tumbleweed in Space提到毒奶事件对现代生活的意涵:

中国最近发生毒奶事件,再度提醒我们生活周遭有多少污染源,这次的毒物是三聚氰胺,但近期研究亦发现,常用于牛奶罐的塑料原料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内,也含有干扰荷尔蒙的Biphesonol-A物质。

这场风暴对缅甸可能造成什么冲击?Fear from Freedom指出

中国制奶粉在缅甸相当普遍,中国袋装咖啡与茶也很常见,由于这些产品内有奶粉,政府应追踪乳源,新加坡在茶包里发现有毒奶粉,缅甸又从新加坡进口产品,政府必须告知民众,让产品检验完毕之前,避免从任何管道喝下中国奶粉。

菲律宾的House on a Hill提醒政府,不要实施有害贫民的贸易政策:

政府并未追踪三鹿奶粉是否可能走私售于市面上,反而过度反应,禁止任何中国乳制品进口,并将所有相关产品下架,这算是什么解决之道?根本是双重打击,不仅歧视合法中国制造商与乳制品出口商,更伤害菲律宾贫民,因为他们无力负担跨国企业在国内贩卖的高价乳制品。

之后她开始思考其它钙质来源:

我国政府长期无力倡导民众勿买无品牌食品,却因为无法遏止走私,决定斩断平价乳品的供应来源,贫民消费者还能有什么选择?如果是两岁以下的婴幼儿,请喂母奶,其它民众请明白,虽然乳品是很好的钙质来源,但不是唯一来源,沙丁鱼、秋葵、豆腐与其它豆类食品亦富含钙质。

菲律宾博客The Curious Life of a Quirky Chef想问:「中国打算一步步杀害全球婴幼儿吗?」:

一开始是全球儿童玩具受铅污染,然后是据说含甲醛的中国制糖果饼干,如今各国政府与无数乳品消费者又陷入恐慌,因为中国乳制品受到工业用化学品三聚氰胺污染。

校对:julys

1 则留言

参与对话

作者请 登入 »

须知

  • 留言请互相尊重. 内含仇恨、猥亵与人身攻击之言论恕无法留言于此.